当别人受挫的时候,我们其实应当做一个“视而不见”的人,为他留下恢复自尊的时间和空间。
一个飘着细雨的清晨,我在上班的途中恰巧碰到一位准备去上课的教授,我们便边走边聊。
走在我们前面的是一位年轻的女老师。这位女老师不但长得漂亮,而且极其爱面子。她此时穿着一双高跟鞋,袅袅婷婷地走着。细细的鞋跟伴着雨滴声敲打着水泥路面,像在演奏一首与水有关的音乐。我和教授不禁放慢了脚步,远远地跟在她的后面,像看芭蕾舞一样欣赏着她那轻盈的步伐。
在一个下坡拐弯处,不知是因为高跟鞋不防滑,还是因为太在意自己的步态,女老师踩到路边很厚的青苔时,脚下突然一打滑,她努力地平衡身体,可最终还是没能稳住,半个身子侧着摔在了地上……我第一个想法就是冲上去扶她起来,看看她摔伤没有。不料,教授却一把拉住了我,示意我停下来,我们闪进了街道旁的一棵大树后,装出小声讨论问题的模样。直到看见女老师站起来走后,教授才说:“我们也走吧。”
一向都乐于助人的教授今天为何如此冷漠,我很是不解。教授看出了我的疑惑,问我:“你摔跤愿意让别人看到吗?”我说:“肯定不愿意了。”教授又问:“如果你摔得很厉害会怎么办?”我说:“我会向别人寻求帮助。”
“她没有喊人寻求帮助,说明她并没摔伤。那我们就没有必要去看她摔跤的狼狈样子。”教授笑道,“我们不能轻易去扶‘摔跤者’,有时,视而不见也是关心。”
教授的一席话,让我恍然大悟。是啊,我们经常会在“摔倒”的时候遇到不少好心人来帮忙,可他们的好心有时却使我们失去了掩盖难堪的机会,只能被动接受关怀与探究。其实,不论是在路上“摔跤”还是在生活工作中“失败”,谁都不愿意把脆弱与沮丧摆在别人面前,让伤痛在“光天化日”之下无处躲藏,更不想让别人看到想躲在无人处流淌的眼泪。
|
原创文章,作者:微雨燕双飞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